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综合运用物联网、智能微传感器和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技术实现森林气象、物候和可燃物信息的探测采集,通过数据自动上报,为火险预警模型提供实时数据源,为指挥决策提供应用服务,为森林火险预警模型提供精准、多维、近实时的大数据来源。
应用领域:
火灾预防与预警、科学研究、林业管理、应急管理、教育与培训。
功能特点:
Ø 面向森林草原火险监测需求,支持多种火险因子采集。
Ø 支持4G数据传输,可选配北斗短报文终端,解决山区无网问题。
Ø 一杆安装,降低维护难,充分保证快速的安装和拆卸。
Ø 低功耗,适应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强、调试便捷。
Ø 不受市电制约,可安装在室外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
Ø 开放接口,可为各类应急平台提供气象数据。
名 称: | 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 | |
型 号: | HH-SFWD12 | |
可燃物含水率监测 | 基础信息 | 传感器具备同时测量地表凋落物含水率(综合表层、内层)、土壤含水率、地表温湿度、地表物候状态等火险因子,具备一体化高度集成特点,保证长期可靠工作,避免探针外露 |
地表凋落物含水率 | 表层探测模式:多光谱表层直接测量,波长范围920-980nm | |
内层探测模式:微波内层直接测量,无接触式 | ||
频段:100Mhz~200Mhz | ||
测量范围:0~100% | ||
测量模型:内置本地化测量模型 | ||
测量范围:0~100% | ||
测量精度:≤±1%(含水率≤35%时)±1%(35%<含水率≤100%) | ||
分辨率:≤0.05% | ||
凋落物种类:地表针叶/阔叶/针阔混/细枯枝 | ||
支持凋落物厚度:2cm~10cm,可设置为与实地森林凋落物环境相同 | ||
支持凋落物含水率等关键因子的远程标定与云端校准 | ||
支持根据凋落物样本缓变自动校准 | ||
支持物候状态联动突变校准 | ||
模型数据来源:不小于10000小时野外无故障监测 | ||
具备防锈防腐蚀能力,耐高低温与高辐射,外观材质耐老化 | ||
地表凋落物(表层、内层)综合监测直接测量,避免使用代替物间接推演,且测量过程不干扰凋落物样本状态 | ||
多光谱 物候 | 探测模式可见光/近红外双波段模式 | |
物候分析能力:基于AI自动识别支持返青支持返青,积雪,落叶枯黄程度识别,6通道光谱反射率数据支持NVDI,GNVDI,NDRE,OSAVI,LCI植被指数 | ||
样本监测能力:支持30个布防区域的植被指数计算,样本异常监测 | ||
上报模式:定时/手动指令 | ||
集成模式:一体化集成 | ||
土壤 含水率 | 测量范围:0-100%Vol | |
测量深度:≥10cm | ||
测量精度:≤±0.05% | ||
地表温度 | 测量范围:-40~125℃ | |
测量精度:≤±0.1℃(≤50℃最大允许误差)≤±0.2℃(>50℃最大允许误差) | ||
分辨率:≤0.005℃ | ||
地表湿度 | 测量范围:0~100%RH | |
测量精度:≤±1%RH | ||
分辨率:≤0.02%RH | ||
倾斜度 | 测量范围:X,Y,Z | |
测量精度:≤10° | ||
分辨率:≤1° | ||
| 基础信息 | 传感器能够适应林下环境,减少机械结构,采用一体化高度集成模式,测量可燃物所处环境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大气压因子 |
空气温度 | 测量范围:-40-85℃ | |
测量精度:≤±0.1℃ (@25℃,典型) | ||
分辨率:≤0.05℃ | ||
空气湿度 | 测量范围:0-100%RH | |
测量精度:≤±2%RH(0-80%RH)≤±3%RH(>80%RH)无凝露时 | ||
分辨率:≤0.05%RH | ||
大气压 | 测量范围:200-1200hpa | |
测量精度:≤±0.2hPa(@25℃,950hPa-1050hPa) | ||
分辨率:≤0.05hpa | ||
风速 | 测量模式:超声波 | |
测量范围:0-70m/s | ||
测量精度:≤3% | ||
分辨率:≤0.005m/s | ||
风向 | 测量模式:超声波 | |
测量范围:0-360° | ||
测量精度:±1°(风速<10m/s时) | ||
分辨率:≤0.05° | ||
降雨 | 测量范围:0-200mm/h | |
测量精度:≤10% | ||
分辨率:≤0.2mm | ||
光照 | 测量范围:0-300KLUX | |
分辨率:≤8LUX | ||
光照度值误差范围:≤1% | ||
监测方式 | 具备对监测因子的直接测量能力 | |
北斗边缘计算融合网关 | 工业级宽温、低功耗节能设计,算力满足AI物候边缘计算与分析,支持北斗3代短报文上报,上传频率可设置支持数据上报加密,加密算法≥128位,支持远程标定和远程管理 | |
相关配件 | 太阳能 供电系统 | 太阳能电池板,胶体蓄电池/锂电池可选,MPPT太阳能控制器 |
具备太阳能输入充电管理,防雷防护功能 | ||
太阳能板功率不低于65w,蓄电池容量不低于20AH,可保证连续1个月阴雨天气环境下供电,循环次数>1200次 | ||
传输方式 | 支持GPRS/3G/4G公网与北斗3号短报文数据加密传输 | |
立杆 | 杆具:3米镀锌钢管,具备防腐防锈能力 | |
颜色 | 白色,其他颜色可选 | |
安装方式 | 浇铸水泥基座安装 | |
电源电压 | DC12V | |
安装辅材 | 电源线、485数据线、电源插头、设备箱、螺丝、预埋件、太阳能/传感器支架、护栏 | |
运维管理 |
| 支持5分钟、30分钟、1小时等多种采样频率,分钟级可调自动采集上报 |
远程标定 | 支持对凋落物含水率等传感器设备的远程标定。 | |
远程管理 | 支持远程设备自检分析、指令下发、参数设置及管理。 | |
工作环境 | 基础能力 | 具备高低温(-40℃-80℃)、湿度(10%–100%RH)、高海拔(≥3500m)、高辐射环境条件下的可靠运行能力,设备野外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30000小时 |
工作温度 | -40℃-85℃. | |
工作湿度 | 0-100%RH | |
防护等级 | IP67 | |
防护措施 | 结构设计 | 一体化集成结构 |
定位 | 支持北斗远程定位 | |
低压保护 | 具备 | |
防锈 | 具备 | |
防雷 | 具备 | |
防盗告警 | 支持防盗告警,报警类型:支持倾斜、挖掘、破坏、移动状态告警监测 | |
感应语音提示,人员、野生动物靠近自动播放警示语音、红蓝警示灯 | ||
数字化产品功能 | 基础信息 | 充分利用实时接入的森林草原火险监测预警数据,制作火险因子监测分析、火险等级评估、火险告警等数字化产品,实现与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共享平台对接 |
产品报告 | 数据产品报告生成时间不大于5秒,对于特殊情况且确实需要较长时间处理的需给出进度提示 | |
预警精度 | 支持公里级精细化网格预警,格点精度不低于30米 | |
安全性 | 感知数据上报需加密,加密算法不低于128位归集交互过程中,需保障数据对接过程中的物理与环境安全、网络和设备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篡改等 | |
存储 | 监测预警数据产品定制初始运行存储资源需求为300G每年单站感知数据新增10G、成果数据新增30T,数据存储≥6个月 | |
数据接口 | 数据通过开放接口可传输至省级森林草原火险监测预警定制数据产品或省级数据汇聚平台 | |
火险因子监测 | 实时采集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监测数据,为全面掌握监测覆盖情况、了解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开展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 |
火险等级评估 | 依托森林草原火灾因子监测数据,结合本地植被分布、地形特征等要素,生成火险因子评估报告含水率信息作为重要参考因子,并以可燃物因子为主要观察对象,融合多维数据,依据智能模型推演,对火险因子进行评估,在地图上直接以颜色区分展示监测站点的火险等级 | |
火险感知告警 | 基于逐小时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评估和预报,智能识别发现高风险区域火险,生成告警信息、生产专题图,并通过融合通信平台向特定人群发出高风险警报 | |
火险 等级图 | 融合应急管理部EGIS底图或地方高清底图服务,形成精细化火险等级图在地图上展示各种等级的火险,火险等级按照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 |
物候专题 | 支持按照全部或部分站点展示凋落物、植被等物候信息 | |
统计分析 | 支持对各火险因子的监测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 | |
设备管理 | 支持添加、编辑、删除设备信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 |
系统管理 | 系统基本配置管理 | |

技术支持: 青岛网站建设